央視網消息:青山處處埋忠骨,清明時節寄哀思。據不完全統計,近代以來,中國已有約2000萬名烈士為國捐軀,其中有名有姓的只有196萬名。可以說,每一位英烈都是中華民族*閃亮的精神坐標,每一座豐碑都將在國人心中永垂不朽,他們的功績彪炳千秋,他們的英名萬古流芳,在此,我們要向所有為民族獨立、人民幸福而犧牲的先烈致敬。又是一年清明,全軍官兵開展多種形式的紀念活動,銘記歷史,緬懷英烈。
祭奠革命先烈 銘記不朽精神
天地(di)英(ying)(ying)雄(xiong)氣(qi),千(qian)秋(qiu)尚凜然。正在海拔(ba)5200米雪域高原駐訓的(de)新疆軍區某(mou)旅官兵來到康西(xi)瓦烈士(shi)陵園,瞻仰這座全軍海拔(ba)*高的(de)精神豐碑,感受戍邊英(ying)(ying)雄(xiong)的(de)赤膽忠誠。
在西沙海戰(zhan)烈士陵園,南部(bu)戰(zhan)區海軍某(mou)基地的(de)官兵們(men)組織了一場祭掃儀(yi)式(shi),重溫英(ying)(ying)烈為捍衛國家(jia)主權、保護(hu)海洋利益不怕犧牲、英(ying)(ying)勇戰(zhan)斗的(de)感人事跡。
陸軍第73集團軍某(mou)合(he)成旅的前(qian)身,曾(ceng)在解(jie)放漳(zhang)州(zhou)、廈(sha)門作戰中立下功勛。70多年后,英雄部隊的傳人(ren)來到漳(zhang)州(zhou)革命(ming)烈(lie)士陵(ling)園,祭(ji)奠(dian)先烈(lie),寄托哀思。
在河(he)北定(ding)州清(qing)風店烈士(shi)陵園,武警(jing)官(guan)兵(bing)仔細地擦(ca)拭(shi)墓碑、清(qing)掃(sao)墓園,并獻上鮮花。
開展黨史教育 賡續紅色血脈
英烈(lie)的(de)(de)事(shi)跡是豐富生動的(de)(de)黨史學(xue)習資源(yuan)(yuan)。坐(zuo)落在大(da)漠戈壁(bi)的(de)(de)酒泉衛星發射中(zhong)心東風烈(lie)士陵園,安葬著為(wei)國防科技事(shi)業獻身的(de)(de)768名(ming)烈(lie)士。作(zuo)為(wei)航(hang)天(tian)事(shi)業和航(hang)天(tian)精(jing)神的(de)(de)發源(yuan)(yuan)地,紅色(se)精(jing)神在這里代代傳承(cheng)。
日喀(ka)則軍(jun)分區“尖刀(dao)英雄連”官兵重溫黨(dang)史軍(jun)史故事。
在湖北武漢、遼寧錦州、陜西延安、河南洛陽、江蘇徐州、安徽宿州等地,各部隊把黨史學習教育的課堂搬到烈士陵園,為官兵們上了一堂生動的黨史教育課。
本(ben)文轉(zhuan)載自(zi)中國(guo)新聞網(wang),內(nei)容均來自(zi)于(yu)互聯網(wang),不(bu)代表本(ben)站觀(guan)點,內(nei)容版權歸屬原(yuan)作者及站點所有(you),如有(you)對您(nin)造成影響,請及時聯系我們予以刪除!